您的位置: 麻醉科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 哪些原因会造成术后疼痛?

    发布时间:2024-01-31 来自: 2018年中国麻醉周(重庆站)资料
    分享到:

    切口创伤肠胀气,肠痉挛引流管道对伤口和神经的刺激组织血管损伤导致炎性物质、致痛物质的释放创伤周围肌肉痉挛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使外周神经敏感化

  • 麻醉医生为什么要问是否抽烟?

    发布时间:2023-07-28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麻醉医生询问是否抽烟的目的主要是想判断一下肺功能情况。通常情况下,术前12小时戒烟能减少体内尼古丁的含量和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手术安全。术前更长时间地戒烟(至少数周),能改善肺部纤毛功能,减少气道分泌物,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因此,最好术前两周就开始戒烟。

  • 老年患者的麻醉风险会更大吗?

    发布时间:2023-06-30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麻醉风险更大!这是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这些高危险因素会增加手术及麻醉的困难程度。对于老年患者,除非紧急手术,需要在手术前将患者的各项合并症控制在尽可能代偿良好的范围内,以降低麻醉风险。老年患者对于麻醉药的耐受程度、代谢排泄都要差于年轻患者,因此麻醉风险...

  • 术前能涂指甲油吗?

    发布时间:2023-04-26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不能,因为术中会对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涂指甲油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别把三叉神经痛当牙痛

    发布时间:2023-02-28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可真要命”,张大爷最近闹起牙痛,吃止痛药一点儿也没用。牙医检查发现张大爷并没有龋齿或者其他牙病。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大爷得的是三叉神经痛而不是牙痛。牙痛和三叉神经痛要怎么来鉴别呢?①如果服用了普通的消炎止痛药后牙疼不见好转,而吃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后却有效果,则可初步判断不是牙周炎症性的疼痛,而是神经疼痛;...

  •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30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各种顽固性疼痛,常规口服药物副作用大不能耐受的患者,如严重癌痛、严重骨质疏松症、弥散性疼痛、内脏性疼痛等。

  •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的优势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9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可大幅度减轻药物镇痛药物的使用,鞘内输注1毫克吗啡相当于口服300毫克吗啡、静脉输注100毫克吗啡;(2)药物直接进入脑脊液,不经过血液循环,副作用明显减少,起效也更迅速;(3)C臂引导下微创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少,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患者可运动、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

    发布时间:2022-02-24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和癌痛,已经通过国家卫生部SFDA和美国FDA共同认证。麻醉医生将一个可储药、外调节流速的镇痛泵植入身体内,通过一根柔软的鞘内导管将镇痛药物送入脊髓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内,产生镇痛作用,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一、合法按劳取酬,不接受商业提成。依法依规按劳取酬。严禁利用执业之便开单提成;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除就诊医院所在医联体的其他医疗机构,以及被纳入医保“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外,严禁安排患者到其他指定地点购买医药耗材等产品;严禁向患者推销商品或服务并从中谋取私利;严禁接受互联网企业与开处方配药有关的费用。二、严守诚信原则,...

  • 中国麻醉学科“五大”愿景

    发布时间:2021-09-27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舒适医院的主导学科未来医院的支柱学科医学创新的重点学科社会熟知的品牌学科

  • 现代麻醉学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

    发布时间:2021-09-27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麻醉学科提出了“从麻醉学到围手术期医学”转变的中国麻醉学科发展方向,麻醉学正走向围术期医学,向着精准化、可视化、舒适化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麻醉服务。

  • 近代麻醉发展阶段——临床麻醉学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1-08-30 来自: 麻醉科
    分享到: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30-40年代。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