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网】世界镇痛日市民持医保卡可享义诊 三千余重庆住院病人两成以上都是疼痛患者

发布时间:2017-10-11
    卫生部自2007年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疼痛科(代码227)以来,已经过了10年时间,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疼痛科的存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田中义
     
      “作为一个麻醉医生,连老婆的病痛都帮不上忙,我也有很无助的感觉。”
     
      从去年起,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开设了“疼痛门诊”,门诊时间是每周二的上午,田中义就是坐诊专家之一。
     
      “很多人都不晓得我们这个门诊,病人不多。”田中义说。
     
      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次镇痛经历是大概2012年的时候他老婆在楼梯处把脚崴了,到医院一拍片发现踝关节骨折,初期复位打石膏的时候就被痛的大汗淋漓,半个月之后做的钢板内固定手术,麻药劲儿过去后,田中义的老婆翻来覆去的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她睡不着觉,我就睡不着,她的疼痛已经达到了重度。”田中义说。虽然田中义的老婆安上了镇痛泵但效果并不明显。他说:“作为一个麻醉医生,连老婆的病痛都帮不上忙,我也有很无助的感觉。”
     
      前段时间“孕妇跳楼”的实质就是疼痛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对于疼痛一味的靠忍耐已经不适用了,无痛病房的建设和麻醉医师的培养要跟上来,他表示,90%以上的手术患者都可以用镇痛泵,这是一种自动给药结合病人自控给药的装置,比起以往病人痛得受不了了才找护士打止痛针,镇痛泵更安全,更稳定;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神经阻滞治疗和局部封闭治疗(俗称“打封闭”)是较常见的治疗方法,疗效亦非常显著。
     
      只要是疼痛对身体都是有损害的,特别是中度到重度的疼痛,这种疼痛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可能对患者的心里和情绪产生重大影响。田中义提醒,治疗疼痛前一定要查找病因,盲目的镇痛会掩盖病因,曾经他遇到过一个病人,因为长期患有痛风,便到境外求药,使用后病人自己觉得效果好,后来他因股骨头坏死到人民医院手术,手术后患者反复高烧,伤口无法愈合,还出现了化脓的症状,田中义他们高度怀疑病人此前使用的药物中可能含有大量激素,通过化验,证实了他们的怀疑。田中义说:“病人的股骨头坏死和伤口久而不愈都和激素关,有些止痛药成分复杂,建议用药前咨询专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慢性疼痛疾病如偏头痛、颈椎痛、腰椎病越来越常见。田中义说,这些疾病很多都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性质有关,甚至出现因长时间玩手机,十多岁的孩子就出现了椎体退变导致颈椎病等,这种情况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较严重的可采用微创介入手术治疗,一般都有较好的疗效。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姿势以及适当而科学的运动。这样,将大大减少这些慢性疼痛疾病的发生。
     
      重庆市肿瘤医院药学部药师:袁忠珍
     
      “患者或家属对镇痛药的使用还有很大的误区”
     
      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让晚期癌症患者难以忍受,常比死亡更令人畏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晚期癌症患者中50%以上有疼痛表现,30%出现严重的剧烈疼痛,在中国每天有100万的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却只有三成患者得到有效缓解。
     
      问:很多人说不要轻易使用吗啡,吃多了容易上瘾?
     
      答:这不一定正确,吗啡在国外更常使用,相对来说更安全。
     
      袁忠珍表示,吗啡成瘾只是针对健康人群的一种说法,而癌症患者本身强烈的疼痛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成瘾阻断作用。癌症患者如果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缓控释制剂镇痛,是不会产生欣快感和依赖性的,基本不会出现成瘾性(目前报道的发生率不足万分之四)。临床实践证明,当癌痛的病因得到控制,大多数患者都能够逐渐降低使用剂量直至最终停止使用,所以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袁忠珍说,经常有患者或家属咨询癌痛用药的相关问题,其中不乏存在对药物认识和使用的误区。研究证实,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芬必得这类非甾体消炎药,会对心脏、消化道、肾功能产生较大危害。而且这一类药物都存在最大限制剂量,超过限制剂量后,止痛效果不会增加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却会大大增加,我们称之为“天花板效应”。所以,需要服用止痛药的慢性癌痛患者,使用吗啡这类阿片类药物更为安全。
     
      对于晚期的癌症患者,对抗肿瘤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完善的镇痛才能提高病人最后的生活质量,袁忠珍表示,很多癌症患者认为不痛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袁忠珍表示,不按医嘱服药,当出现癌痛或癌痛加剧时,疼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疼痛科主任郭晓丽:
     
      “在3000多名病人中,发生疼痛的约占20%-30%,而到疼痛科来治疗的不到其中的1%”
     
      2017年10月16——22日“中国镇痛周”
     
      2017年10月16日——20日上午 大坪医院门诊大厅将会举行疼痛义诊(届时请市民带上医保卡)
     
      郭晓丽说,在3000多名住院病人中,以疼痛为主诉的约占20%-30%,而到疼痛科来的不到其中的1%,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镇痛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短期的疼痛其实是身体的预警信号,而长期的疼痛,特别是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对身体危害极大,由于病人对疼痛的不重视,极有可能错过大病的最佳治疗时间也使疼痛进展的愈加难以控制。
     
      她表示,还有一些疼痛具有隐蔽性,比如面部三叉神经痛,可能表现为牙痛;糖尿病神经病变也会引起慢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现在的新技术中有在蛛网膜下腔植入镇痛泵,用药量只需要原来口服剂量的300分之1即可达到相同镇痛效果,这样就可以减少镇痛药带来的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等副作用,还可以居家治疗,一袋药可以用1个月。
     
      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王竹行
     
      “非药物的方法能减少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市民唐磊(化名)告诉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上次去重庆市中医院,上了手术台,一碰就疼得很,麻药都打不进去,医生在给他耳朵上贴N个小颗粒,说是镇痛的。
     
      王竹行说,这种小颗粒叫耳穴疗法,属于针灸的一种,其它的中医镇痛还有:艾灸、放血疗法;中药等等,会根据病人的虚、寒、实、热身体条件个性化定制,非药物的方法能减少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尤其适用于不能采取手术的病人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原文链接:http://cq.cqwb.com.cn/2017-10/11/content_875666.htm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