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指针对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化疗。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特别是有保乳愿望患者的术前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一种新趋势。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疗效评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利用微泡造影剂来实时、动态地显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灌注情况,为评估治疗反应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超声造影评估NAC疗效的核心优势如下:
一、评估肿瘤血管生成变化:NAC的核心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破坏现有血管。CEUS能够直接、无创地反映治疗前后肿瘤血管的丰富程度和功能状态。
二、评估肿瘤范围: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肿瘤边界和浸润范围,尤其在治疗导致肿瘤结构改变(如坏死、纤维化)时,有助于更准确地测量残余肿瘤范围。
三、早期预测治疗反应:研究显示,在NAC开始后早期(如1-2个周期后),CEUS参数的变化(如峰值强度、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等)就可能预测最终的治疗效果。早期发现无反应者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大量研究发现,肿瘤血管的改变先于形态的改变,由于受化疗后肿块退缩模式不同的影响,仅靠测量大小的改变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误差较大,特别是对于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的较大肿块,其大小测值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然而CEUS能准确反映出肿瘤微血管情况,不易受肿块大小及主观因素的干扰。
四、提高常规超声的准确性:常规超声主要依赖形态学(大小)和较大血管的血流信号(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进行评估,对早期微血管变化的敏感性较低。CEUS能探测到更微小、更低速的血流,提供更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显著提高了对肿瘤活性残留或坏死的鉴别能力。
五、无电离辐射、安全性高:微泡造影剂安全性良好,无肾毒性,过敏反应罕见且轻微(远低于碘造影剂和钆造影剂),特别适合需要多次随访评估的患者。
六、可重复性好、成本相对较低:超声造影便于在NAC过程中进行多次动态监测。
超声造影是一种安全、便捷、可重复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动态评估乳腺癌原发灶的微血管灌注变化,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早期预测治疗反应和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效果等方面表现突出。它有效的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为临床医生在NAC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随着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深入,CEUS在乳腺癌NAC疗效评估和管理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