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在所有恶性疾病中,乳腺癌也被认为是绝经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所有癌症死亡总数的23%。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实时动态,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同时因其对于致密型乳腺敏感性高,可作为X线钼靶的有效补充。目前,如何利...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CT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部结节尤其是体积较小的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显著增高。但肺结节的确诊依赖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结果是指导临床诊治及随访的行之有效方法。对肺周围型肿块而言,痰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率较低,而纤支镜检查因不能到达亚段以下的支气管,取材阳性率也受影响,因此往往...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长部位深、临床表现隐秘而缺乏特异性的腹膜后肿物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由于肿瘤病理组织类型繁多且影像表现相近、重叠,图像缺乏特异性,超声、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对其定性诊断非常困难,故目前尚无任何影像学技术能预测组织学亚型。基于此,2019版中国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是一项无创性检测微血管的技术,它可以不使用对比剂就可以显示出病灶内的小血管及低速血流,对于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疾病可以在相对较早的阶段诊断出来,且不会出现对比剂的不良反应,SMI在评价疾病分级及检测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本篇主要介绍了SMI在颈动脉粥样硬板易损的临床应用。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
超声造影是实时二维超声、多普勒成像后超声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革命,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超声造影剂是超声造影的基础,目前我国最常用的造影剂是六氟化硫微泡(声诺维),近几年Sonazoid造影剂的应用为超声造影在肝脏病变的诊疗提供了更多可能。Sonazoid有较好的安全性,目前尚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主要发生的不良事件为腹痛、腹泻、头痛等轻度不适...
较大的肾囊肿(直径超过4cm)如引起压迫症状、腰部酸痛不适、肾盂积水、血尿等,应给与治疗。以往对肾囊肿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经济负担重,体弱患者存在较多手术禁忌。随着超声专业的不断进步发展,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并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优势在于微创,超声可实时监测穿刺针角度、方向、深度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是通过射频针末端将200~1200kHz高频交流电转化为热能,并作用于肿瘤病灶,使肿瘤细胞及间质血管发产生坏死、脱水效应,最后坏死组织通过机体免疫被吞噬而逐渐萎缩至消失,进而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超声引导下RFA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一、超声引导下RFA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
乳腺囊性病变临床上大致分为单纯囊肿、复杂囊肿和囊实性病变3类,单纯囊肿超声表现为壁薄、光滑的无回声区;而复杂囊肿为多发的囊状无回声区并伴分隔形成;囊实性病变则指厚壁、厚分隔、含囊内或附壁结节及实性为主包含囊性成分的肿块。通常认为单纯囊肿分类为BI-RADS 2类,无需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复杂囊肿分类为BI-RADS3类,建议4~...
直肠腔内超声(ERUS)是利用腔内线阵探头对直肠以及肛管壁内的各层结构进行直接的观察,可以清晰地显示直肠壁各层结构及周围组织,能准确地判断病变距肛缘的距离、病灶大小、形态、范围、内部回声、浸润深度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直肠腔内超声在直肠及肛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直肠腔内超声在痔疮中的应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能准确地确定患者...
在大多数人眼里,肺部检查是超声的禁区。因为肺组织里充满了气体,超声波无法穿透,因此也无法顺利进行检查。但是随着超声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革新,肺部超声不再是禁区,甚至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大的便利——术中超声即是其中之一。术中超声,顾名思义就是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的超声技术。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人体各组织部位手术当中,如肝脏、胆道、胰腺...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超声高频显像方面的发展,使肌肉骨骼的超声显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运用超声这一手段解决临床中的问题,超声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临床医生的一个新武器,用于解决临床工作中的肌肉骨骼伤病问题。所谓肌骨超声包括使用高频超声(3~17Hz)提供肌腱、韧带、肌肉、神经、关节囊等相关组织清晰的超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