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超声医学科 科普知识详细

胆囊腺肌症

发布时间:2022-09-20

听过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好像没听说过胆囊腺肌症。听说过子宫腺肌症,会伴有痛经、经量增多等表现,那么胆囊腺肌症也是女性疾病吗?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胆囊腺肌症是指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1960jutras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概念,认为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病变,它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趋势。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它一般不到达肌层,在有腺肌增生病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囊的形态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直径可自针尖大小至8-10mm左右。


它的形成众说纷纭,常见如下:

1、遗传:某些家族人群均有胆囊黏膜肥厚增生,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形成黏膜内憩室,容易出现本病

2、炎症刺激:胆囊因为某个部位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的平滑肌增厚,形成胆囊腺肌症;比如胆汁、结石等物质慢性刺激引起胆囊疤痕组织增生,容易出现胆囊腺肌化

3、不规律收缩:胆囊出现不规律的收缩,导致部分平滑肌肥厚、增生。

胆囊腺肌症分为三个类型:

   1、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胆囊壁增厚,胆造影时,造影剂可进入罗阿氏窦,可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点状阴影。

2局限型(基底型):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多位于胆囊底部,易被误为肿瘤,该型可分有内翻、外翻和中间位三种表现。

       3节段型胆囊壁的一段发生增生,常造成胆囊环形狭窄,狭窄部壁厚超过2mm,边缘不规则。

临床症状呢?可以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等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临床不适,不过通过腹部超声和CT检查都能够及时发现它。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胆囊腺肌症各型的超声表现。

1、弥漫型: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内壁不平整,出现凹凸面,胆囊腔狭窄,增厚的壁内可见细小囊状无回声区,部分可伴有细小强光点伴“彗星尾”征。


2、局限型(基底型):表现为胆囊底壁部局限性中低回声结节,呈锥形或帽状,其内可见细小囊状无回声。


3、节段型: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凸出,形成“三角征”,胆囊腔变窄,呈“葫芦状”胆囊。


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腺肌症的重要手段,但有些患者因为肥胖等因素不能显示较小的罗阿氏窦而无法确诊。超声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微循环灌注情况,可实时的显示胆囊壁内的血流信号,典型表现为增厚的胆囊壁增强,伴有多发未增强区呈蜂窝样回声

胆囊腺肌症一旦发现后,就要尽早治疗,虽然胆囊腺肌症本身是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癌变率,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恶变等严重情况。但也不必过度惊慌,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后,当症状得到控制,是可以治愈的。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胆囊腺肌症呢?

1、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愉悦,不熬夜,戒烟戒酒,加强锻炼。

2、饮食上,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的进食油腻油炸食品。

      3、高危人群怎样预防胆囊腺肌症?过食油腻的患者:该变饮食习惯,进食低油脂的食物,加强锻炼,定期体检。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