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超声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超声技术,它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更精确的定位及操作。
其主要应用于:
1. 精确定位:术中超声能够实时显示解剖结构,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如肿瘤、血管、胆管等,并评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 指导手术操作:在复杂的手术中,术中超声可以指导医生进行精确的切割、缝合或切除。
3. 避免并发症:通过术中超声,医生可以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减少术中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4. 评估手术效果:术中超声可以用来评估手术的效果,比如确认肿瘤是否被完全切除或结石是否被清除。
5. 实时监测:在手术过程中,术中超声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解剖结构变化,如器官移位或血管内血流变化。
6. 辅助决策:在某些情况下,术中超声的检查结果可能会影响手术决策,比如发现意外的病变或解剖变异,需要医生调整手术计划。
术中超声造影在手术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优化手术策略及方案,明确肿块与血管的关系,定位癌栓及卫星灶,对于保障术中安全、术后恢复及远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术中超声提供了一种无创的监测手段,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除此之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术中超声的分辦率和功能性将不断提高,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张雯雯,王宏光.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和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37(05):58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