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超声医学科 特色技术详细

超声引导下抽吸与注射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含液性病变

发布时间:2025-06-18

一、 技术定义

超声引导下抽吸与注射治疗是一种在实时超声监测下,通过穿刺针精准定位病变区域,完成囊液抽吸、冲洗及药物注射的微创介入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可视化操作,可避开血管、神经等关键结构,显著提升安全性与疗效。

二、 临床应用

临床通常于超声引导下对全身各关节(包括髋、膝、肩、肘、腕、肩锁、手足小关节及骶髂关节等)、腱鞘及滑囊(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鹰嘴滑囊、髂腰肌滑囊、大转子滑囊、坐骨结节滑囊等)积液进行抽吸与注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将药物精准送达病灶,显著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和功能受限,同时有利于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提高操作安全。另外,准确定位注射位置还有助于获得涉及疼痛来源的重要诊断信息。

应根据疾病类型和注射部位选择注射药物。类固醇类最常用于肌肉骨骼介入超声治疗,多与局部麻醉药联合应用,短期内可减轻疼痛,但长期疗效有限。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或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对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与类固醇药物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目前对于其他新型药物如臭氧、多核苷酸等用于改善关节病变症状的临床效果尚缺乏充分证据。

三、 总结

超声引导下抽吸与注射治疗是肌肉骨骼含液性病变的首选微创方案,其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已得到广泛验证

图注:超声引导下积液的引流。(A) 网球腿腓肠肌内侧头(MG)肌腱连接处血肿的引流前(A)和引流中(B)图像。(C)手指屈肌腱(*)腱鞘囊肿的引流前图像,以及(D)引流和囊壁划开术(Fenestration)中的图像。 注:MG:腓肠肌内侧头; S:比目鱼肌; M:掌骨; P:近节指骨。

参考文献

[1] 崔立刚,陈香梅.肌肉骨骼系统介入超声应用与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9(11):1601-1604.

[2] Santiago F R ,Cristian Orellana González, Cabrera B M ,et al.Ultrasound guided procedures in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 narrative review with illustrative examples[J].Quantitative Imaging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2024, 14(11):22.DOI:10.21037/qims-24-176.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