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疗?
肿瘤化疗是指采用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狭义的化疗主要指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由于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杀死肿瘤细胞,但是,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均缺乏特异的选择性作用,往往在抑制肿瘤的同时对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心、肝、肾、肺等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什么是尿液?
尿液由泌尿系统产生,可将人体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过剩的盐类、有毒物质和部分药物排出体外,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当排尿功能受到损害时,个体的身心健康将会收到影响,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以提供适宜的护理措施,解决患者存在排尿的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尿液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排尿的评估
一般成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正常情况下,每次尿量约200~400ml,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平均1500ml左右。尿量和排尿次数受多方面的影响。
化疗药物大多经静脉用药,部分可经口服和肌内注射达血液循环,经血液运送分布到组织间液或细胞内液发挥抗肿瘤作用,副作用的大小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和持续时间等有关,药物及其毒性代谢产物主要是经肾脏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当尿量不足或者排除受阻时,会导致肾衰竭或代谢紊乱现场,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尿量越多,药物经尿液的排泄就越快,维持时间也越短,因此给患者造成的副作用就越轻,因此化疗患者的尿量至少要达到每天2000ml,化疗期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尿量,增加尿量的方法除了遵医嘱补液治疗外,就是鼓励病人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