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核医学科 科普知识详细

石洪成:以“核”为武诊治疾病

发布时间:2014-08-27

    石洪成:以“核”为武诊治疾病

                石洪成 发表于2014-08-16 08:14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4/8/16/1176684.shtml)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中国核医学的起源地之一,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石洪成教授刚刚获得业界内最高荣誉“中国核医学医师奖”。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石洪成站在PET/CT影像图前。身体周刊记者 王辰 图 
      石洪成,出生于1964年5月,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谈到核医学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射性,甚至谈“核”色变,平添了几分恐惧心理。其实,核医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部分,是以微量放射性核素为示踪剂对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是以适量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
        融合影像时代
      人体内某些物质的分布与局部组织的血流、功能、代谢状况相关,这些信息能够反映疾病的特定状态,可以借此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或者功能评价,但通常这些信息在体外是无法获得的,而核医学的诊断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这些特定的物质,在体表接收体内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并进行成像,进而可以获得体内特定物质分布信息。
        融合影像有什么优势?石洪成说,核医学影像犹如“火眼金睛”,能通过在体内分布的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显像剂所发出的射线发现潜伏在体内的早期病灶。不过,由于核医学显像主要反映功能和代谢等相关信息,而必要的解剖和定位信息有限,使得其在疾病诊断时具有高灵敏度、低特异性的特点。因此,多年来,核医学检查在临床上多被用于疾病的初筛,发现异常后再借助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进一步确认。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核医学显像设备与诊断CT实现了一体化,称之为SPECT/CT和PET/CT,通过一次检查可以同时获得核医学功能图像与诊断CT的解剖图像,以及二者的融合图像。这种设备已经在临床上得到普及,成为影像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PET/CT看透肿瘤
      在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一台PET/CT正在不停运转,这台大型设备将PET与CT整合在一起,病人经过前期准备后,躺在其中,就可以同时完成CT断层扫描和PET显像,并获得二者的融合影像。
      石洪成指着一个病人的融合影像解释说,“CT图像主要显示病人的身体结构变化,而PET提供人体葡萄糖代谢的功能影像,根据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可以发现代谢异常的肿瘤,并根据其代谢的程度推测出肿瘤恶性程度等相关的生物学信息,但是具体的解剖位置不清楚。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起来,则能对肿瘤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你看这个病人的PET/CT图像,提示是肺部原发的恶性肿瘤已经转移到肝脏、肾上腺和骨骼。”
      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显像剂是放射性核素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通过显像可以发现病变,再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信息对疾病做出诊断。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通过PET/CT检查可以全面了解病情,进行准确分期。例如,恶性肿瘤病人通过PET/CT检查已经发现远处转移,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而选择使病人受益程度更大的其他治疗模式。
      对于恶性肿瘤疗效的监测与评价是PET/CT检查的优势所在。患有同种肿瘤、病情类似的病人,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可能有的病人治疗效果就很好,而有的病人则基本无效,如果能够早期进行评价,就可以为病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放射性药物治病
      放射性核素不仅能够显示疾病早期的“蛛丝马迹”,还能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
      石洪成介绍说,目前利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的项目不多,但基本都是靶向性的,其效果都非常好。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有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灶,肿瘤骨转移的(氯化锶)骨痛治疗等。在体表敷贴治疗顽固性湿疹、体表血管瘤、瘢痕等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最具有特色的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全切术后,利用放射性碘-131治疗转移灶。
    提问  核医学诊断是否安全?
      身体周刊:很多人一听到核医学,就联想到放射性,核医学诊断是否安全?
      石洪成:很多人视医用放射性与核武器无异,首先想到的是放射性危害。其实大可不必!核医学首先要保证的是病人安全,之后才是诊治的目的。
      临床上使用的几乎都是极低剂量的放射性药物,这也就是为什么核医学显像检查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数据显示,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方法检测肾小球的滤过率,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就相当于一个人乘飞机从香港到纽约往返所接受的宇宙射线的辐射剂量。
      国际原子能机构这样阐述:对于接受核医学检查的病人,在检查完成后,不应该对其活动进行任何限制,因为其体内残留的放射性不会对其周围的人造成任何的影响。由此可知,核医学检查对于病人及其周围的人都是安全的。再者,人类本身就是在具有放射性的自然界中产生,每天就生活在来自于宇宙射线、土壤、建材中的各种射线以及电脑、手机等电磁辐射的环境之中。适度关注无可厚非,过度恐惧甚至因噎废食就大可不必了。 
      身体周刊:SPECT/CT在诊断疾病方面有哪些优势?
      石洪成:SPECT/CT较PET/CT的普及率高,而且价格较低,是核医学的常规检查手段,在很多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例如肿瘤骨转移的诊断,首先通过全身平面显像并结合病人的症状发现异常所在,然后再进行局部的SPECT和CT检查,将二者综合分析后可以获得诊断并同时获得病灶局部血流与代谢的相关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信息。
      技术上的进步使得SPECT与CT二者在形式上整合,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实现理念与诊断信息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效能。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是上海最早配备有SPECT/CT(16排)的单位,在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还成功申请了上海市卫计委的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转自2014年8月16日东方早报B10、B11版)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