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务部 科室动态详细

我院病理科开展全英文教学展示

发布时间:2022-02-10 本文来源:病理科、教务科

2022年2月10日清晨,窗外春寒料峭,屋内一片温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学习室内挤满了观摩人群,今天是病理科每周例行的科内业务学习,不同的是李昱教授今天要进行Demo presentation英语教学示范,通过一个特别而有趣的淋巴瘤病例展开讨论式教学。

8时整,授课正式开始。李昱教授从facilitator角度引导病例讨论。首先讲解常规case report的讲解流程——从病例报告的中正模式(临床发现C,病理学发现P,鉴别诊断DD以及最终诊断D,简称CPDDD模式),然后提出不同的病例剖析视角:以此病例为中心,是否结合听者的思辨角度展开?每一个环节都由科室医生介绍该环节的特征,李昱教授着力于引导每位发言者思考,提出自己见解,并提炼出共性与个性,尤其如何鉴别诊断方面,引发大家从不同层面补充检测指标及目的,白板的运用很巧妙地总结了大家的奇思妙想。

在对该病例做了诊断之后,李昱教授没有直接过渡到该疾病的各特点的review,而是引导大家进一步又分别从Why、What、How等三个角度,并结合最新文献,再次引导提问和复习回顾了刚才讲解的病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诊断和附加说明(细胞毒的表型,CD30的附加意义),不同诊断模式对于临床有何不同意义?生存率情况的差异?分子分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最新的文献分子检测对于此例鉴别诊断的价值在哪里?病理诊断始终服务于临床这种理念渗透得非常彻底。每一个有特殊性的病例都值得我们去挖掘,通过思考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成长。

从这个病例再到这个疾病,从What,Why,How的角度带领听者进一步思考中去领悟如何学习掌握该疾病。

再看看听者的回馈,无论英语是否标准流利,大家敢于发言,尽情表达观点和提出质疑,气氛非常活跃,尽管有的医生声音偏小,但是都努力用英语展现自己的分析历程和思路。李教授一直坚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给予每个人不同的回应方式:或引导鼓励,或总结凝练,一边引导询问一边快速书写,这些熟练的语言动作均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英语表达更是专业地道,妙不可言。

接近尾声时,李昱教授引导大家一起思考了哪一种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听众,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一种新的授课方式。讲者应更多让听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是一种留白的艺术,需要留出空间让听者多主动参与,主动发现。教学更是一种修行,师者站在智慧的高处去引领学者有所思,有所悟,这样才是最好的成长啊。

最后,在场的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院长、重症监护室主任蒋正英教授和中医科王维主任分别对本次学习会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无论是李昱老师的英语口语还是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无可挑剔的,可以打100分”;“我们也希望病理科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能对其他部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李老师的讲课让我们受益匪浅”......

李昱教授回应,教学观摩活动对于讲者也是一种成长,也渴望到其他科室聆听全英文讨论。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