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乳腺肿瘤中心 科室动态详细

影响因子24.8,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教授团队参与的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刊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本文来源:乳腺肿瘤中心

2020年8月13日,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IF=24.8)在线刊载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教授团队参与研究的PATTERN III期临床研究,取得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新突破。

PATTERN研究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余科达教授团队发起的全球首个多中心成功证实含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具有优效价值的大样本III期临床试验。联合包括研究者曾晓华教授团队在内的全国9家医院共同参加,历时10年完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曾晓华教授团队作为全国9家参与医院之一,为该项目入组患者36例,成为除牵头单位以外提供病例数最多的中心。

PATTERN研究(NCT01216111)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对紫杉醇+卡铂(PCb)方案与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多西他赛(CEF-T)标准方案辅助治疗中国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遗传学指标进行了比较。于2011年7月1日~2016年4月30日从全国9家医院入组三阴性乳腺癌尚未转移、非局部晚期、术前尚未接受抗癌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区域淋巴结阳性或淋巴结阴性但肿瘤直径大于1厘米、年龄18~70岁的女性患者647例。中位随访62个月后,研究结果证实卡铂联合紫杉醇(PCb)方案是早期可手术的三阴性乳腺癌可耐受且安全有效的选择。

进一步通过12个代表性基因对同源重组修复(HRR)缺陷通路进行表征和亚组分析,提示PCb方案在具有HRR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显著生存优势,这一探索性发现可能对遴选获益群体以及对实施精准化的个体治疗提供可操作性,有效地推动了三阴性乳腺癌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策略的前行,有望改变早期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实践,以期达到提高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曾晓华教授表示:PATTERN研究的成功,为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突破了新的进展,随着二代测序、多组学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三阴性乳腺癌亚型进一步分型得以实现。此次探究凝聚了中国研究者的共同智慧与心血,靠国内专家自己的力量,同心协力取得的国际公认的成果。未来,在重庆乳腺防治研究中心的启动和重庆市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成立之后,我们将严格落实乳腺癌相关诊疗规范、不断提高精准诊治水平和临床研究水平,让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蓬勃发展,造福社会。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