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招标采购办 科室动态详细

致敬永远的工程兵

发布时间:2020-10-26 本文来源:设备党支部

                                                  ——参观816核工业基地有感

  2020107日,利用国庆假期,前往重庆涪陵区白涛镇,参观了816地下核工程遗址,了解了先辈们为三线建设、国防工程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涪陵白涛镇,在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8342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所建造的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工程总投资7.4亿元,前后共动用人工6万余人,耗时8年进行开凿,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

2002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2010年对外开放,后在2015年重整,2016925日,经过一年时间封闭打造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外开放。

历史背景是1958年中苏决裂,国际形势动荡,国内物质极度匮乏。为了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抵御外敌入侵,国家决定在西南大后方建立一个核工厂,重庆涪陵816核工厂应势而建。在艰苦卓绝、内外困顿的形势下,革命先辈几乎依靠人工开凿出了这样一个深山里的“奇迹”。我被这项浩大的工程震撼,被先辈们敢于吃苦、敢于奉献的精神感动。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为大家科普了核反应堆的反应原理、核废料的处理方式、反应堆的冷却方式等理论知识,让参观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了解到816核工程的伟大、参与建造的工程兵的困苦。

从工程开建到停建的18年间,更有数万军民为洞体建设奉献了青春,上万余名816厂的职工家属为核工业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中国国防建设的时代凯歌。

时隔近半个世纪来写816,它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导游,在816地下核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前后总计牺牲了76名解放军指战员,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9岁。他们被统一安葬在离洞体3公里远的一碗水烈士陵园,从此长眠在这青山大川中。

这个历史名词叫做"三线建设"

这种民族精神叫做"无私奉献"

这段共和国记忆叫做"备战备荒"

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汇成一句话,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1世纪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革命先辈的付出值得共产党人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精神值得共产党人不断学习和发扬。

参观结束,走出这个庞大的军工洞体,心情依旧难以平复。观后最大的感受,那就是震撼、感慨、悲壮,肃然起敬!你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聆听讲解员的细细道来,你很难想像出为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程基地,当年解放军工程兵和三线工程建设者们是在怎样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建设的.......

借用展馆前言的话:向所有参与816地下核工程建设的老前辈们致敬!向所有的三线人致敬!向这段历史致敬!向解放军永远的工程兵致敬!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设备党支部梅林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四日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