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影像科 科室动态详细

癌痛fMRI研究“并蒂莲”——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与老年肿瘤科合作在线接受两篇SCI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31 本文来源:影像科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张久权团队与老年肿瘤余慧青团队合作成果发表在《Disease Markers》和《Frontiers in Neurology》,两篇论文围绕癌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展开研究。

第一篇: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相关脑区功能连接改变及其与疼痛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大约64%的癌症晚期患者或转移患者存在癌性疼痛。骨转移癌痛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癌性疼痛,其持续时间长,且具有难治性的特征。因此,探索骨转移癌痛的发生机制对于其早期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疼痛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疼痛与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加工疼痛相关信息的脑区称为“疼痛矩阵”,包括丘脑(thalamusTHA)、岛叶(insulaINS)、杏仁核(amygdalaAMY)、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gyrusACC)、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I)、次级躯体感觉皮层(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II)、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PAG)。然而,既往的疼痛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癌性慢性疼痛,对癌性疼痛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首次尝试利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功能连接分析来探讨肺癌骨转移伴癌痛患者的“疼痛矩阵”功能连接特点。

研究方法:

研究招募了伴有骨转移癌痛的肺癌患者(CP+27人、无疼痛的肺癌患者(CP27人和健康对照(HC27人。17个假设驱动的与疼痛相关的大脑区域被选择为兴趣区(ROI,并计算ROI-ROI之间的功能连接,比较三组之间这些FC值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FC值与临床特征之间的潜在关系。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除受教育年限外,三组在年龄、性别或神经心理评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与CP组相比,CP+组的功能连接改变主要集中在DLPFCACCSIIAMY在这些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中,CP+组右侧DLPFC和右侧ACC的功能连接与癌性疼痛病程呈正相关(图4)。此外,在CP组和HC组之间,发现双侧SIIACCTHA的功能连接改变。


研究结论:

这些数据首次显示患有骨转移癌痛的肺癌患者在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发生改变,并揭示了其与疼痛病程的相关性。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骨转移癌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

DOI10.1155/2022/3044186


第二篇:肺癌骨转移癌痛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和连接改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

骨转移痛(bone metastasis painBMP)是癌症幸存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肺癌患者BMP的脑功能活动及连接模式。

研究方法:

招募30BMP患者和33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采用低频波动(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来评价脑功能活动。然后,将ALFFReHo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定义为种子点,计算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通过相关分析探讨神经影像学指标与疼痛强度之间的潜在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神经影像学指标对BMP患者和HCs的分类性能。

研究结果:

两组人群在人口统计学和神经心理学数据上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BMP患者前额叶皮层ALFFReHo明显减少,双侧丘脑和左侧梭状回ReHo增加;FC减低的脑区主要位于前额皮质内。神经影像学指标与疼痛强度之间无相关性。神经影像学指标对BMPHCs的分类效果较好,ALFFReHo联合评分的准确率(93.7%)高于单独评分


研究结论:

前额皮质、梭状回和丘脑的脑功能活动及连接改变可能与BMP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有关,并有望成为区分BMP患者和健康对照的潜在生物学标记。

DOI10.3389/fneur.2022.936012

主要作者简介:



周小榆,重庆大学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神经影像学;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综述1篇,SCI论著2篇,参与发表SCI论著1篇;主持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参与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谭勇影像科主管技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MRICT组组长;重庆市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专委会第234届青年委员;重庆市数字医学学会数字化神经-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数字医疗技术与护理学组委员;从事MRICT检查技术工作十余年,对磁共振、CT原理及临床应用有丰富的经验;对主流厂商磁共振、CT序列参数设置有一定心得;熟练掌握后处理工作站(syngo viaISPAW)的应用。

刘代洪,医学博士,影像科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神经影像学;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神经学组委员;重庆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度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以第一/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CSCD论文2篇,指导和参与发表SCICSCD论文38篇;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担任Frontiersin Neurology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等杂志审稿人。

余慧青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首批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端人才、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最美巴渝·感动重庆人物。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代谢调节治疗学组副组长,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重庆分联盟常委,国家卫健委医管所临床营养项目专家工作组专家,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姑息治疗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肿瘤MDT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流行病学与询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肺结节与肺癌的早筛早治;肺癌的综合个体化诊疗及临床转化研究。特别擅长肺癌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以及癌性疼痛、肿瘤营养等肿瘤内科学诊治技术。

张久权,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含重点)项目3项;共发表SCI论文9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91,累计影响因子大于305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篇。曾赴美国Emory大学访问研究一年。2013年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2019年入选第五批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医学影像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神经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对比剂使用和安全工作组成员;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学组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健促会第一届医学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兼心胸组学副组长;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神经组副组长;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第一届医用设备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兼磁共振学组组长。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