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科普知识详细

细菌“搬家”

发布时间:2021-01-22 本文来源: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一、什么是肠道细菌“搬家”?

所谓的肠道细菌“搬家”,其实就是指的肠道细菌移位,肠道细菌移位是指肠道细菌及其产物从肠腔移位至肠系膜或其他肠外器官的过程。研究证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部位主要在小肠。菌种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环境是动态平衡且相对稳定的,人体肠道内长期有定植的与机体相互依存的细菌群,包括40多种菌属,400-500个菌种,数量达100万亿之多。依据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敌我友三大类:第一类是我们的朋友即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为非病原菌,对维持调节我们肠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第二类是我们的敌人即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为致病菌;第三类是中立份子,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为条件致病菌。这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不同的家庭,他们之间过着邻里相亲的太平日子。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比如肠道功能异常时,菌群数量比例失衡,平衡被打破,可能就会发生细菌移位。同时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细菌移位是自发性腹膜炎、血流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休克的诱因。

二、肠道菌群“搬家”能惹出多大的动静啊?

细菌移位在健康人体肠道也是会经常发生的,只是正常免疫系统在细菌迁移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其清除,这就像是治安条件比较好的城市,警察叔叔非常给力,一有坏人作奸犯科,他们就能闻讯给他们以致命打击。但是,当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时,移位的细菌可能不能被有效地遏制和消除,这时就容易引发感染。这就像一个警察系统涣散的城市,警察队伍对坏人没有震慑力,整个社会的治安不乱才怪!

目前各种研究显示,肠道细菌移位与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源性败血症假说认为,危重患者肠道杆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的过度生长与血流感染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大于90%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曾感染过至少一种与上消化道相同种属的细菌。肠道细菌移位更频繁地发生在肠梗阻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这是导致血流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影响肠道细菌“搬家”的因素有哪些呢?

(1)机体的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可能是肠道细菌移位发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时候,我脑子里想起了一句经典语录:打铁还需自身硬,患者因严重的疾病导致自身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时,移位的细菌则不能被及时地吞噬并杀死,后患无穷啊。

(2)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失调也是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肠道优势菌群过度生长,肠道内有益菌群抵抗力被破坏,肠道微生态失衡,是肠道细菌突破肠黏膜屏障作用致细菌移位的重要诱发因素。

(3)肠黏膜屏障通透性: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层是抵御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阻止肠道细菌对肠道上皮的黏附,其选择性通过作用可以有效阻止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移位至其他组织。但当肠黏膜缺血、缺氧或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异常→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功能减弱→肠道细菌移位便可能会发生。

(4)梗阻性黄疸:发生梗阻性黄疸时,肠道的胆汁缺乏导致肠道免疫功能下降,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和大量内毒素产生,亦可导致细菌移位。

(5)肠道蠕动:正常的肠蠕动能防止肠内致病菌过度增殖和黏附,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肠运动减弱是细菌移位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6)其他因素:辐射过度、心理失衡和各种药物因素,如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某些抗生素均可影响肠道细菌移位。

   肿瘤患者治疗强度大,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合并感染,我们更应重视调节肠道菌群失调,防治肠道细菌移位。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并去除诱因,如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化疗患者,加强扶正治疗;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广谱抗菌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选择,防止抗菌药物引起菌群失调;3.改善全身营养状况;4.调整饮食,新鲜易消化食物,一次进食不宜过多,保证足够维生素,增加纤维食物,适量补充微量元素。5.微生态调节剂,补充益生菌制剂,提高益生菌含量,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