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科室动态详细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渝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2-06 本文来源: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2020年12月4日-5日,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渝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协办。


(会议现场)

大会由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郭启帅教授主持。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会长、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教授为大会致辞。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会长、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吴永忠教授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围绕精准诊疗和智慧医疗、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规范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致力于推动重庆市肿瘤治疗规范化水平,围绕了肿瘤与免疫治疗,肿瘤患者营养管理规范,小儿实体肿瘤的精准外科治疗和肿瘤的克隆演进等十余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全方位展示肿瘤防控、早期诊断、规范诊疗以及康复管理等领域最新进展。

精彩亮点回顾: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梁后杰教授“胆道肿瘤治疗进展”,首先就胆道系统肿瘤流行病学进行介绍,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然后就术后辅助化疗,晚期系统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分别进行阐述。其中卡培他滨为术后辅助治疗指南推荐的IA类证据;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为晚期胆道肿瘤一线推荐,mFOLFOX为二线推荐;对于晚期二线及以上且MSI-H的患者,可选择应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最后对FGFR靶点及BRAF突变进行介绍,其中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在胆管癌患者中显示出了有前景的疗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梁后杰教授 授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镇洲教授“从Keynote系列研究看肺癌免疫治疗发展”做了精彩汇报,首先指出约10-20%NSCLC存在脑转移,大脑占80%,脑膜约3.4%,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3-6月。治疗手段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其中放疗是肺癌脑转移局部治疗重要手段,对于小于4个且小于4cm脑转移患者,SRS的OS显著优于WBRT,是脑部寡转移患者首选,但WBRT仍是选择性多发脑转移患者经典治疗手段。也指出放疗新技术:同期调强加量放疗(SMART),兼顾了局部高剂量,全脑中等剂量,适形性保护海马区,可以更好保护记忆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最后总结了放疗联合治疗模式尚未明确,需多学科协作以及进一步研究探讨。驱动基因阳性脑转移晚期NSCLC,首选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强的新一代TKI治疗,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脑转移;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增加有症状放射性脑坏死风险可能。


(杨镇洲教授授课)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朱波教授对“肺癌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做出介绍,首先指出肺癌免疫治疗的现实:耐药不可避免,后续处理对策包括:继续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加用抗血管治疗、加用化疗、改变治疗方案、入组新药临床试验。认识耐药机制刻不容缓,讲述了新生抗原、MHC表达/抗原递呈、肿瘤免疫微环境、肠道微生态、肿瘤诱导贫血等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朱波教授授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涛教授就“不可手术mCRC原发瘤切除价值探讨”,近来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增加,在常见瘤种中排名第三。分享了来自日本JCOG1007(iPACS)研究:原发瘤切除序贯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相比并无生存获益,因此对于原发灶无症状的初始不可切除的mCRC患者不建议进行原发瘤切除。并分别阐述了原发瘤对转移瘤的影响、患者生存获益、肠道并发症、手术风险、最佳切除时机等。最后总结了对于转移灶不可切除、原发灶无症状的mCRC患者,首先手术切除原发灶的循证证据不足,证据级别不够,期待RCT结果;目前各大指南均未推荐常规首选手术切除原发灶这一策略,寻找到能从这一策略中获益的人群是下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张涛教授 授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启超教授针对“真实世界的irAE策略”进行介绍。irAEs发生机制包括:T细胞活性增强攻击正常组织;自身抗体及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补体介导的炎症增加。联合化疗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大部分免疫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不同免疫抑制剂irAEs发生率、严重程度、毒性谱均不同。需对不良反应进行分级管理,做好患者宣教,进行早识别、早干预、多学科协作。其中不良反应者无进展生存期约为无不良反应者的2倍。通过具体病例详细介绍了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治疗方案的改变。


(谢启超教授授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珊教授浅淡小儿实体肿瘤的精准外科治疗,指出精准医疗又称个性化医疗,应用现代遗传学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大数据等交叉学科技术,根据个体的基因特征、环境及生活习惯,为其量身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从而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分享了多例精准手术在儿童肿瘤中的应用。


(代王珊教授授课-王珍妮)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李梦侠教授精彩介绍了“肿瘤的克隆演进”其中耐药是肿瘤治疗的终极难题。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快速进化的原因,包括:DNA损伤增加、DNA修复减弱、DNA复制保真度降低、主动突变。肿瘤突变类型又分为驱动突变和从动突变。分享了来自英国发起TRACERx和美国发起PCAWG两大研究。最后提出总结:1、单点全基因组测序可以重构个体肿瘤的进化历程;2、肿瘤早期,晚期驱动的模式都不同;3、最早的体细胞突变可能在诊断前几十年发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4、不同肿瘤具有不同的DNA驱动突变模式,为肿瘤特异性分子诊断提供了基础;5、针对多个驱动的靶向治疗可能是新型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可行策略。


(李梦侠教授授课)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总结了“影响放疗与免疫联合效应的放疗因素”。其中联合治疗的基础在于放疗是局部治疗,全身效应有限,存在疗效瓶颈;而免疫治疗虽好,但单独使用疗效不高。因此放疗后促进抗原释放、激活免疫通路、调节肿瘤微环境、上调PD-L1表达,免疫可使血管正常化等促进了联合治疗疗效。分享了PACIFIC研究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给部分晚期NSCLC III期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最后对放疗剂量及靶区范围进行探讨。

     

吴永忠教授授课)

重庆市中医院杨志祥教授“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管理规范解读”。杨志祥教授从肿瘤放疗导致的营养问题入手,对放疗患者营养规范化诊疗流程、规范化管理及实施细则进行讲解,并提出思考与展望。首先介绍肿瘤放射治疗的现状,引出肿瘤放疗营养问题。接着对放疗患者营养管理规范进行详细解读,指出应从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三个时期进行全程规范化管理。放疗前进行NRS-2002筛查,必要时进行PG-SGA量表评定,放疗中后和放疗后根据NRS-2002评分和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定期进行营养监测和干预。同时,介绍了“一个原则要坚持、二个不耐受要了解、三个部位应观察、四个问题要重视、五个度要注意”等五方面的管理实施细则。最后,提出了患者宣教、规范指南、无饿医院的展望。

(杨志祥教授授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宇熹教授“鼎故革新--局部晚期NSCLC术后放疗的挑战与机遇”。结合临床研究与指南,对局部晚期NSCLC术后放疗的挑战与机遇进行解读,并提出问题与思考。首先指出精准医疗时代对于完全切除的NSCLC患者是否进行术后放疗存在争议,接着对两项ESMO最新研究及大型数据库研究进行详细解读,深入剖析争议所在之处。从Lung-ART研究中靶区勾画、阳性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比例、EGRF突变、手术至放疗的间隔时间、心脏毒性相关放射靶区及剂量等方面探讨了对术后放疗的影响。同时也指出免疫治疗与放疗互为增强剂,有利于提高疗效。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术后放疗推荐的建议。

(朱宇熹教授授课)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武昱教授“抗血管治疗的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武昱教授从基础到临床,对抗血管生成药物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出克服抗血管治疗耐药的策略。首先,介绍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耐药机制,包括血管因素、肿瘤因素、传统耐药因素。接着,对克服耐药的临床研究进行详细解读,指出抗血管治疗联合化疗、联合TKI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是应对耐药的重要方式。最后,总结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指出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是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而抗血管治疗联合TKI或免疫治疗可能带来更好的疗效。

(武昱教授授课)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启帅教授“2020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郭启帅教授从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并将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首先,介绍了直肠癌标准的治疗模式。接着,结合临床研究解读放射治疗新进展,指出短程放疗+化疗+TME可作为局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新选择,mFOLFIRINOX全新辅助治疗在T3-4直肠癌患者中可作为初始治疗新选择,而全新辅助治疗在器官功能保留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介绍了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新进展,指出帕博丽珠单抗单药在MSI-H转移性结直肠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地位,以及非敏感人群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经过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后的获益。

郭启帅教授授课)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冬玲教授“Ⅲc期宫颈癌治疗选择”。邹冬玲教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现状、遇到的问题、可行的方法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思考与展望。首先,从全球子宫颈癌流行病学、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特点出发,指出宫颈癌复发或局部未获得控制与宫颈癌死亡的密切关系。然后,结合临床研究,指出局部晚期或复发宫颈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与预后有关。接着,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分期与影像分期的优劣进行探讨,提出研究设想,并介绍与此相关的由该中心牵头的一项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邹冬玲教授授课)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孙建国教授“放射性口腔粘膜炎防治共识与临床探索”。孙建国教授从基础到临床,对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发展、评估、治疗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问题与思考。首先,介绍放射性粘膜炎的发病机制,引出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预防控制。接着,解读口腔粘膜炎分级标准及防治策略专家共识。同时,对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药物与非药物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并且,提出一项发现颌面口腔按摩可以降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临床研究,对这项研究的结果及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索。


(孙建国教授授课)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医师分会将为重庆市临床医务工作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继续加强交流,强化科普宣传工作与公益职能活动,不断提升重庆地区肿瘤治疗水平,有效推动重庆市肿瘤学科专业的发展,造福广大肿瘤患者,通过规范临床,拓展思路,合作互动,开放共赢,将继续推动重庆乃至西部肿瘤学科发展。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