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体检与肿瘤筛查中心 科普知识详细

胆固醇,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18-06-04

           胆固醇,在生活中都耳熟能祥,它是好是坏,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吃多了会堵血管,胆固醇过高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血液中“坏胆固醇”升高仍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关键因素;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摄入;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增多或清除障碍所致,必须在膳食控制的基础上,早诊断、早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
     大家必须重视血脂健康。高胆固醇偏爱更年期女性。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助于将胆固醇含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然而,女性的这一独特优势在更年期后就消失了。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大多存在胆固醇升高的风险。定期检查: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至6个月测量1次血脂。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查了血脂,没看到升高的箭头就松了ー口气,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事实上,没有看到升高箭头并不代表没有危险。"因此当化验值接近正常值高限化验单上的正常值是针对正常人来说的,但是对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他们开始血脂治疗的指标比正常值的高限要低,要引起注意。”高胆固醇有遗传倾向,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会对胆固醇含量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有高胆固醇家族病史,意味着你需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更为积极主动地将它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内。
            高胆固醇不只是吃出来的。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如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当你查出胆固醇高时,更为重要的是找到原因。引起高胆固醇的可能原因包括饮食不良、缺乏运动、感染、精神压力等。血胆固醇中,有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其实,大多数健康人天生就有维持血胆固醇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从外部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多了,自身合成就会相应减少,以维持总量不变。但还有一部分人群对膳食胆固醇较敏感,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摄入的胆固醇一多,体内血液总胆固醇就会显著升高。这群人就要严格管住嘴,小心“病从口入"了。
            胆固醇“解禁“了,吃鸡蛋是不是就不用限制数量了?动物内脏、肥肉等是否也可以随便吃了?有度才有健康,一一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不等于无节制摄入。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必须严格控制膳食中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通过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饮食和运动,
    能够增强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高胆固醇的人要关注两种脂肪。少吃高脂肪含量的乳制品。你可以选择食用橄榄、玉米、牛油果、芝麻和花生油等植物性食物。吃对脂肪才能更好地保养心脏。
           儿童也会有高胆固醇。(体重超重、患高血压或有心脏病家族病史的)儿童从两岁起就检测胆固醇水平。患有高胆固醇的儿童应当限制对脂肪的摄入量,并多参加体育锻炼。胆固醇不都是坏的,血脂高的患者除了保持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精神愉悦的健康生活方式外,早诊断、早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很重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不能过低。尽管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较低通常意味着一个人较为健康,但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些患上癌症的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低的人容易出现各种感染,被感染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透发癌症。
          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适合所有人,所以要有正确健康意识,从饮食、环境、自身情况入手。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