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发病率很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世界每一年就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每年新增病例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每年约有5.3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宫颈癌患者早期常无症状和明显体征,宫颈可光滑或与慢性宫颈炎无区别,病变发展后可出现以下症状:一是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后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二是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增多,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所以说,宫颈癌常常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容易忽视,经常是在做检查或查体时才发现,一旦发现,多半是晚期,治疗效果多不理想,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宫颈癌前病变经过CINⅠ、CINII、CINIII、原位癌,逐渐发展为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过程,一般需10-15年,但约25%在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由此看来,癌前病变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在这长达10年的时间里。期间的任何一次检查都可以把宫颈癌扼制在初期。而此前如果不通过相应检测手段,就连患者本人也很难感觉出来。在发达国家,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肿瘤早期筛查有了警惕意识,特别女性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有了深刻提高,很多女性都定期去医院做宫颈癌筛查。
您对宫颈癌筛查您又走进了多少个误区?
误区一:宫颈癌筛查需要每年做,甚至半年做一次吗?
下面我们看看中国相关指南怎么推荐。
中国宫颈癌前病变推荐筛查方法
细胞学筛查(每3年)
HPV检测(每3-5年)
VIA检测(每2年)
HPV+细胞学(每5年)
|
若过去10年筛查结果阴性(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2次HPV阴性),可不再进行筛查
|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HPV筛查结果阴性,以及细胞学提示无明显异常或炎性改变的结果。
误区二:看不懂细胞学结果,不去咨询医生,放任不管或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却因为害怕阴道镜检查,一拖再拖。下面就跟大家简单介绍下一些常见的细胞学提示的宫颈病变。
※ 宫颈病变定义:
泛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特指: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以及HPV感染和亚临床湿疣。
※ CIN: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CINI轻度非典型增生
CINII中度非典型增生
CINIII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包括: CIN I和HPV感染
H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包括: CIN II和CINIII
※ ASC-H: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 怀疑以上问题,我们就要进行宫颈癌的三阶梯检查
误区三:那些需要进行宫颈癌的三阶梯检查,看看下面这个图,可以指导您有效的接受进一步检查。
鉴于宫颈癌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发展过程以及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以说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很有必要的,预防宫颈癌从筛查高危人群开始,从有效治疗癌前期病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