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医肿瘤治疗中心 科普知识详细

传统节气养生系列之大地复苏在“惊蛰 ”

发布时间:2018-03-07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一般在公历3月5日至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今年惊蛰节气时间是正月十八日(公历3月5日) 23:28:06。 

    节气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冬天的时候,昆虫、小动物都藏入土中冬眠,古人称之为“蛰”。当惊蛰节气到来时,地面气温回升较快,有春雷萌动,于是冬天蛰伏的昆虫、小动物们纷纷结束冬眠醒来。古人以为它们是被雷震醒的,于是称之为“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叫刘启,为了避讳,将“启蛰”改为“惊蛰”。人听到巨雷时会被惊动,惊蛰的称呼,呼应了人的情绪,听起更响亮生动了,一直沿用至今。 

    古人将惊蛰15天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桃始华”即桃花开放;“仓庚鸣”即黄鹂开始鸣叫;鹰化为鸠,古人观察到动物变化,即看到的鹰少了,而鸠多起来,就认为是“鹰化为鸠”。到秋季时,“鸠复化为鹰”。总之惊蛰是到了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布谷鸟飞来的时节了。 

    节气(惊蛰)—农忙时节 

     

     

    “春雷响,万物长。”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也就进入春耕的忙碌季节。 

    节气(惊蛰)—防病与保健 

     

     

    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疤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因此要注意防范此类疾病。 

    穴位按摩助体健: 

        推荐按摩大椎穴和迎香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别名百劳穴、上抒穴,为督脉之穴。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着力于大椎穴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反复10-15次。按摩大椎穴可以起到疏通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经气、调整督脉气血、补充人体阳气,保持抗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0.5寸,鼻唇沟中点。用两手食指指腹,轻轻地沿着鼻翼两侧上下来回擦100次,然后用两手食指尖端,按揉左右两侧迎香穴各50次。此法可促进鼻腔的血液循环,增强鼻戮膜的分泌,湿润鼻腔,提高抵抗力。 

    节气(惊蛰)—运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应该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八锻锦气功操、太极等柔和的运动,让身体得到伸展。 

    节气(惊蛰)—情志与睡眠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会经常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 

    应对春困,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身心愉快、心平气和,切勿生气,大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睡眠宜晚睡早起。 

    除困解乏的食补 

     

     

        应对“春困”,可以多喝莲子芡实粥去除疲劳状态。因为莲子中的钙、磷、钾含量丰富,能够起到镇静神经、养心安神的功效,而莲子心还可祛心火,有助于睡眠。其次它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是“防燥不腻”的食补佳品。 

    (1)原料:莲子50 g、芡实I5 g、大米300 g。 

    (2)做法:把莲子、芡实、大米洗净,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熬制;待开锅用小火熬制;煮粥时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过稠。 

    (3)功效:镇静神经、养心安神,有益于快速恢复体力。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