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那提大学访问初感

发布时间:2017-03-09
    在我院“1110”人才战略工程支持下,妇瘤科邹冬玲医生于2016年12月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癌症研究所学习。现将她到访后的一点心得整理成文与大家共享:
    辛辛那提大学是一所美国公立的研究型大学,拥有44000名在校学生,被美国新闻评为“最佳国家大学之一”。而我所在的医学院肿瘤生化实验室主要致力于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和基因组水平的前沿及创新研究,并以促进转化医学的应用为己任,这正是一名肿瘤医生所渴望的知识殿堂。
    作为访问学者,首先需要完成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必须完成的训练测试及相关法律制度等学习。制度在这里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不仅是尊重规则的西方传统,而且也源于这里有着一套严密、可操作的监管体系。初来乍到的我们日需要打交道最多也是最陌生的,恐怕就是各种制度了,如生物标本转运、实验动物管理、危险品标识、危险废物处理等等都各据制度。这里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严谨、全面、细致、创新,包括样本运转涉及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毫无例外地纳入它的管理中。每一项制度都细致到规定出各种细节及特殊情况的具体处理办法,为适应新出现的情况,这些制度经常增删内容及调整解释,这不禁想到与我院秉行的“持续改进”如出一辙。但又忍不住自问这里的制度是否过于细致了?事实上习惯了这些制度的规范后,在工作中很快就体会到,就像排队上车效率更高一样,正是这些表面上不够方便灵活的制度,在整体上确保了高效有序的日常运转。
    给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信息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学校的官方app几乎涵盖了所有你需要的信息,从新闻事件到往来邮件,从课程查询到图书馆信息,甚至校车路线和食堂订餐,当然还有在这个黑人聚集区最不容忽略的人身安全,等等等等,类似于一个超强大的OA系统覆盖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它不怕错过任何精彩的瞬间,在这里你的工作和学习每天都离不开它。当然信息化再强大也无法完全代替人类工作,就如同临床上电子医嘱的实施,最终需要查对才能尽量避免医疗差错。
    美国的生活单一而规律,从深陷繁冗的临床工作到投入新的学习环境中,从身心都需要适应了。我所在的科研团队几乎占据了大半层楼的实验室,PI的实力不容小觑。我有幸参与到了正在进行的大项目,在科学、规范的实验方法指导下开展工作。而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强大的团队,使得研究更加完整。新发现的靶点可以自行合成药物立刻运用于动物实验,这在国内是凤毛麟角。
    到这边后的另一个感悟就是高效的团队以及合作精神。提前安排好的实验工作会通过邮件发送,大家根据预约的时间及步骤先后配合完成。充分利用时间和设备资源。科研就是这样实在、严谨。实验室每两周的总结汇报和文献解读,医学院每周1-2次的学术讲座,让我感觉时时身处学术盛宴。只希望自己能保持着海绵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无论是学识的丰富,还是思维的碰撞,于我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收获。
    辛辛那提大学有附属医院及多家合作医院,有幸参观过几家,全美排名前3的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就在实验楼旁边。发达国家优质的医疗环境和服务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家也许不清楚他们对肿瘤精准治疗的热情并不比国内弱。关于新药特别是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很多,只是苦于患者量少,而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是此起彼伏。侧面证实精准医疗并不是所谓的泡沫,医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不忘初心才有希望见到曙光。
    在国外,从制度的精细到信息化的运用,从团队的合作到对科研的热情,所见所学都让我感触良多。结合自身,结合院情,结合国情,如何将所学为所用是回报祖国,回报单位最实在的方式。虽制度与国情不同,但为“人类医学的进步,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医学工作者长期不变的目标。一年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视野在开阔,思路在打开,但毕竟短短2个月,所见所闻恐有局限,更多不容错过的亮点仍在等待我去捕捉。
    (妇瘤科 邹冬玲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