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 | 曾晓华团队发表研究成果:18F-FES PET-CT及代谢标志物有效预测ER+/HER2-乳腺癌化疗联合内分泌新辅助治疗疗效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曾晓华团队的研究成果《A single-arm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fulvestrant combin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ER+/HER2-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tegrated analysis of 18F-FES PET-CT and metabolites with treatment response》在中科院二区肿瘤学期刊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上发表。该文章主要评估了氟维司群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ER+/HER2-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了治疗前18F-FES PET-CT和代谢物与疗效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乳腺癌患者被诊断为局部晚期的比例更高。目前,新辅助化疗(NCT)是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更有可能获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然而,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对NCT的反应较差,客观缓解率(ORR)约为65%,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仅为5%-10%,这些比率明显低于三阴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乳腺癌。因此,优化ER+/HER2- LAB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是当务之急。
文章简介
研究方法
组织学证实为ER+/HER2-LABC(分期IIB-IIIC)的女性患者符合本研究入组条件,术前给予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联合EC-T全身化疗方案,绝经前妇女同时给予GnRH类似物。开始治疗前,患者接受18F-FES PET-CT扫描,并采集基线血浆样本进行LC-MS分析。主要终点为ORR,次要终点包括总病理完全缓解(tpCR)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9月,共入组3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35-67岁),69%为绝经后,92%为淋巴结累及,83%为III期。经新辅助治疗后,ORR为86.1%。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tpCR率为8.3%(3/36),80.6%(29/36)患者的Miller-Payne (MP)分级≥3级,22%(8/36)的参与者发生≥3级治疗不良事件(teae)。最常见的TEAEs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9%)和白细胞减少症(8.3%)。术后病理中ER、PR、Ki-67的表达较基线显著降低(P < 0.05)。敏感组ER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非敏感组(P < 0.05), Ki-67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非敏感组(P < 0.05)。36例患者中,24例完成了18F-FES PET-CT扫描。原发性乳腺病变的平均SUVmax为4.17(范围1.00-12.80)。敏感组的SUVmax、SUVmean、TL-ER均显著高于非敏感组(P < 0.05)。这些参数与MP分级及治疗前后ER表达变化有显著相关性(P < 0.05)。共有25份血浆样本可用于代谢分析,在这些样本中,在敏感患者和非敏感患者之间鉴定出13种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在19种代谢途径中显着富集。
表1. 入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完成后肿瘤的疗效反应
图1. ER、PR、Ki-67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图2. 18F-FES PET-CT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图3. 基于LC-MS数据的ER+/HER-乳腺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研究结论
对ER+/HER2- LABC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基础上联用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显示出可接受的毒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肿瘤疗效。18F-FES PET-CT可作为预测新辅助联合治疗效果的工具。改变的代谢物或代谢途径可能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的反应有关。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目前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担任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药物研究与临床试验专委会委员、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组秘书。主持省部级、厅局级及横向课题多项,包括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含共同)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相关成果在ESMO、KSMO、SABCS、CSCO等多个专业领域高级别国际及国内会议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张宁宁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临床科研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国际教育培训分会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委员、重庆市外科学委员会甲状腺乳腺癌学组委员会委员。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的外审专家,参编/译肿瘤学专著3部,副主编乳腺癌科普图书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项、吴阶平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项目1项。以第一作/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多项研究成果在ESMO、KSMO及CSCO等国内外专业领域学术会议上展示、交流。
通讯作者: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治医师、临床研究专职医师。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晚期乳腺癌专委会委员。主编《甲状腺乳腺疾病临床诊疗理论与实践》、《关爱乳腺愈她新生——乳腺科医生们讲述的乳腺癌“成语故事”》科普图书,参编《乳腺肿瘤防治科普丛书》。主持沙坪坝区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作为主要研究者主持单中心临床试验4项,参研项目50余项,担任多项在研项目SUB-PI。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研究成果在ESMO等专业领域学术会议上展示交流。
GCP临床研究门诊:周三上午,门诊楼425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乳腺癌单病种分级诊疗专病联盟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组组长、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MDT多学科联合诊治组首席专家。担任《重庆医学杂志》《实用癌症杂志》《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编委会编委,先后获得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第四批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门诊楼424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门诊楼411
乳腺癌多学科联合会诊:周一下午,外科大楼17楼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