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明明身体一切都正常,却时刻感觉疼痛难忍她是在装吗?

发布时间:2019-04-22 本文来源:宣教部

根据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4月17日新发布的《重庆市2018年新发肿瘤登记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重庆有77835人次新发癌症。对于很多人来说,癌症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他们身处的“黑洞”并不只是癌症本身,随之而来的心理上的痛苦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拉着他们在“黑洞”中越陷越深。怎样才能引导他们走出“黑洞”?

身陷“黑洞”

恐惧和压力伴随着肿瘤而来

4月17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理科,化着淡妆、精心打扮的谭娜(化名)告诉已经两个多月没见的心理医生熊琳,“我前几天去把名字改了,现在的我是一个新的人!”看着眼前面色红润,不时还能拿自己开会儿玩笑的谭娜,熊琳已经无法将记忆中那个瘦骨嶙峋、满身伤口的病人和她联系起来,“恭喜你,成功停药了。”熊琳所说的是抗抑郁药。

去年4月,熊琳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见到了在此接受肿瘤康复治疗的谭娜,“她精神恍惚,对身边的人和事没有任何关心、留恋。”熊琳看出了谭娜的绝望,而这种绝望来自于“别人看不见也查不出的病痛” 。

2017年11月,谭娜在一家民营医院查出乳腺恶性肿瘤,“我还那么年轻,不可能会是我。”这是这场疾病给谭娜带来的第一次失望,此时,她的身体还未有过任何的不适反应,但是“癌症”两个字本身却让她感到恐惧。恐惧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将开始的癌症治疗会不会让家里的经济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她有一个才几岁的儿子,如果自己面临死亡,丈夫性格很软,儿子怎么办?

带着恐惧和压力,一个多月后,谭娜在重庆市内一家三甲医院切除了肿瘤,肿瘤的期别很早,切除得也很干净。但是手术当晚,谭娜的心跳一直跳到了每分钟170下,她坐在床上,觉得心脏就要从嘴里跳出来,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跟着心脏颤抖,“我当时很害怕,觉得手术效果不理想,是不是癌细胞转移了?”

随着开始放疗,谭娜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希望,死亡的恐惧越来越远。然而,真正的“黑洞”已经在她身后徐徐降临。放疗后,谭娜回家休养,开始吃中药调理自己。一周后,她发现自己开始胃部反酸、打嗝,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神经性的反酸,已经导致胃部糜烂。当时,医生说了一句话,“这个病很容易复发,你以后酸甜都不要吃了。”这句话让本就已脆弱无比的谭娜再次心生绝望,当时,医生给她做了检查,癌细胞没有转移,肿瘤切除后,恢复期状态良好。然而,此时的谭娜已经吃不下什么东西了,而且开始失眠,最严重的时候,三天都睡不了觉,“我就觉得,是癌症让我这样,我没救了。”

病痛缠绕

家人不理解,她曾想结束生命

虽然医生对谭娜进行了胃部的治疗,但她胃部的疼痛越发明显,偏头痛也越来越明显,下半身还开始出现“紧”的感觉,全身上下每时每刻都被疼痛折磨。谭娜开始不愿和儿子交流,不愿和任何人说话,“我觉得他们都不懂我,他们都觉得我做作。”

谭娜有些病急乱投医,她觉得,所有的疼痛都是癌症带来的。看见广告上说海南有专门做癌症康复的医院,她带着家人就飞了过去,然而对方报价半个月的治疗费用就接近十万元,这让她望而却步,“在海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没救了,看到眼前有个湖,就想走进去。”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个月,丈夫何军(化名)问谭娜,

“要不要吃中药试一试?”两人来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谭娜把自己感受到的所有病痛告诉了医生,但是医院进行的全身检查结果仍旧显示一切正常,癌细胞没有转移,癌症也没有复发,“本来你的乳腺肿瘤发现时就属于很早期的,恢复也很好。”

“你到底怎么了?”面对家人的询问,谭娜曾经多次解释,而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问题,这让家人无法理解。亲二哥甚至和她大吵,认为她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引起重视,“比你病情严重的人多得多,没见别人有那么多毛病?”这些话语给谭娜的内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绝望,“为什么他们不相信,我每天承受的那些病痛怎么会是假的?”

病因找到

医生的一句话让她心生希望

一切正常的检查结果让谭娜落入了无底的深渊,做过护士的她开始悄悄倒掉医生给的药,在丈夫看不见的时候拔掉自己的输液管,等有人时再悄悄接回去。她甚至在丈夫不知道的时候,悄悄藏起了一把水果刀,“我就是想死。”此时,经过对谭娜一段时间的观察,中医科的医生们也已经发觉她的不对劲,“虽然检查显示一切正常,但她的痛苦并不像假装。”4月初,中医科向医院心理科申请了会诊,熊琳就在此时见到了谭娜。“我不想说了,说了你们也说我在装,在作。”谭娜的语气很生硬,熊琳则告诉她,“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身体很不舒服,我知道那是什么感受。”这是谭娜第一次听到一个人说“理解她”,她听了太多的“做作”“娇气”,熊琳的一句“我理解你”,让她已经绝望的内心又重燃了一丝希望。

经过精神科专家和心理科专家的会诊,熊琳最终确认谭娜患上了焦虑性抑郁症,她开出了治疗失眠和抑郁的药物,并且一再嘱咐谭娜的丈夫,“每一次,都要看着她吃下去才能离开。”

此后一个多月,谭娜的失眠开始慢慢好转,但她觉得身上的各种疼痛仍旧存在。两个多月后,她的胃口开始好起来,慢慢地,心情也开始好起来,“我觉得,还是因为我能吃东西了,能摄入能量了。”每次谭娜这么说,熊琳都只是笑着说是,但她知道那是抗抑郁的药物正在慢慢起效,而病痛的减轻让谭娜看到了希望。

4月17日,离熊琳见到谭娜刚好一年,停药后谭娜的体重终于从一年前70斤回到了接近110斤,她一直和熊琳聊着自己最近的一笔业务,“我挣了一万多呢!我老公还说,你好厉害哟!”目前,谭娜已经恢复了工作,无论是抑郁还是肿瘤留下的“黑洞”,都已经彻底离她远去。

包容理解

约50%癌症病人都需解决心理问题

只要在医院,熊琳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会诊的请求,那是心理科安在每一个科室的“眼睛”。每一天,他们都在探查着病人身上的“黑洞”。

“老人今年初查出食管癌,现在主要是急于想手术,每天都做噩梦,情绪非常低落,常常哭。”17日中午11点40分,熊琳来到医院放疗科,一见面,放疗科的主治医生吴医生就立马给她分析会诊病人的情况。吴医生也是熊琳的“眼睛”,他接管的每一个病人,心理状态都是被观察的一项重点,“病人肿瘤的病情是可以用仪器探查的,但心理症状最开始是无法出现具体数据、具体特征的,只有靠观察和初步的心理测评。”

每一个病人入院时,科室的医生都会给病人填一张心理状态评分表,当评分表的分数过高时,医生就会申请心理科会诊。熊琳跟着吴医生来到病床前,这是一位已将近70岁的老人,熊琳温柔地和他聊着天。“我每天都梦到自己在桥上走,桥下黑压压的人要拉我下去。”这个梦,老人整晚整晚地做,让他害怕得难以入睡。他告诉熊琳,噩梦是在食管癌确诊后开始的。一段谈话后,熊琳退出病房,“我先给他开一点助眠的药,还有就是他呼吸道的置管让他很紧张,你们看能不能调节一下,我们观察几天再看。”

根据心理科8年的临床统计,约50%的癌症病人有轻重不一的心理问题。每天,熊琳都会遇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病人,“当传统的医疗手段无能为力时,我们就要查找他心理方面的原因。”

专家说法

心理状态成第六大生命体征 处置不当会使病情加速发展

我们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析了207位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的组成,其中男性71例,平均年龄42岁,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抑郁患者共167例,占80.7%;轻度抑郁47例,占22.7%;中度抑郁65例,占31.4%;重度抑郁55例,占26.6%。

焦虑患者共130例,占62.8%;其中轻度焦虑59例,占28.5%;中度焦虑47例,占22.7%;重度焦虑24例,占11.6%。同时存在焦虑及抑郁恶性肿瘤患者127例,占61.3%。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理科负责人汪波介绍,在癌症病人中,确实存在女性心理问题比男性高发的现象。而对于一般人来说,癌症是一个造成心理问题的高危刺激因素,因为这不单单是一种难治的疾病,还代表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情感压力。

病人常常以慢性疼痛和失眠表现抑郁,以心慌、胸闷、颤抖的状态表现焦虑,就像谭娜,虽然她的各个器官都没有病变,都是健康的,但她仍旧感受到了病痛,这是心理疾病的原因。但很多时候,癌症病人出现这样的状态,并不被家人、社会理解,因为确实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这种不理解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对于谭娜来说,除了后期心理专家的介入,她的丈夫在此期间从未松懈过的努力以及对她的不放弃尤为重要,“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忽略了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认为他们是作,是没事找事。”熊琳介绍,实际上,心理问题会使癌症病人病情加速发展,在很多时候,还会让病人排斥正常的治疗手段。

熊琳告诉记者,“当你的家人告诉你他很痛苦,而各种检查却告诉你他没问题的时候,也许是他的心上出现了‘黑洞’。”心理状态,正在日渐成为与心跳、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同样重要的第六大生命体征。

原文链接:http://epaper.cqcb.com/html/201904/20/node_006.html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