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中的美国

发布时间:2014-05-06
        我作为卫生第一批后备人才访问纽约已经2月了,从兴奋到郁闷再到平和,慢慢适应着纽约的生活。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城市包容度比较好,能见到各国的人,据说纽约使用的语言超过800种,用的多的是英语和西班牙语,官方网站上也是英语和西班牙语。纽约的城市古老,平均寿命已经70年,纽约城市的风貌体现出美国最大的特点,实用。所有的东西追求其核心使用价值,而不追求外表。比如纽约房屋陈旧,基本没有外墙砖、涂料等外装潢的东西,但是门禁好,每家都有消防逃生通道。汽车绝对遵守交通规则,避让行人。所有公共设施必然有残疾人专用设备,几乎没有人占用。地铁陈旧与先进并存,是纽约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设施流程极为合理,比如出地铁不验票,标志明显等。
        我所在的纽约长老会医院是纽约最大的医院,是一个医疗集团。我就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妇科肿瘤中心工作,2个月下来,感触良多。
        我所在的医院有200多年的历史,许多学科位于美国前20名,也包括妇科肿瘤中心。收治的患者大多数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肾功能衰竭,糖尿病,乳腺癌,高血压,严重肥胖等,病情都较复杂,但各科协作非常好,不会有互相推诿的情况,妇科肿瘤中心开展的诊疗项目除了机器人手术以外,我们医院也基本全部开展。所用设备也差不多。美国医生的手术技巧和中国医生基本一致,就连很多细节都很相似,唯一的区别是美国医生更为细致,小心,对于细节要求高。医生各科知识比较全面,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作为教学医院,创新非常重要,我在那里见证了他们第一台机器人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第一台术中后装放射治疗技术。当然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比美国医院好的地方,所以交流是取长补短,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
        美国的患者都是预约制,所以虽然患者很多,但患者都是分时段就诊,而且每项检查都预约,所以患者每次到医院都不会久等,但是要来许多次,有一位患者1月30号确诊子宫内膜癌,各项预约检查完毕到手术,已经是3月13号。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事,在美国太平常。不知是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还是美国看病难,看病贵。据我了解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在美国,老百姓更是看不起病,医疗保险也不便宜。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约5万多美金每年,一份基本不需要自己付钱的家庭医疗保险大概1.5万美金每年。美国医院的医疗制度我感觉很亲切和熟悉,因为和我们医院几乎一样,只是他们更强调执行,我只有感叹我们的制度学得好,执行还要加强。
        医院的人文环境,美国医院和中国医院有最大的区别,他们没有口号,只有软硬件处处体现以人文本,让人感觉很舒适,比如所有的通道都替残疾人考虑,所有的重要指示牌说明均有英文、西班牙文,医院的检查室一般都有很宽大的更衣室和存放衣物的柜子。你问所有的医务人员问题,都能耐心解答,如果问路,还会亲自将你领过去。厕所都有报警装置,而且是拉绳式,非常方便。工作人员务实有礼貌,能为来办事的人员着想。刚到美国,很多文件没填,因为没有打印机,到了大学的国际事务所,我告诉办事人员我差的文件,办事人员立即帮我网上填好并打印,让我有点不好意思又感概良多,这才是以人为本。到美国最难适应的是语言习惯,到了美国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没有礼貌,除了文化差异以外,我觉得最大的是语言上的误解。
        中美医患关系差别更大,我看见了三个手术并发症患者,与医生关系非常之好,没有责怪的意思,因为她们相信医生已经尽力了,医生不可能救治好所有人。医闹更是闻所未闻,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不这么想,我想至少我们医生也都是尽力了。
        由于我所在的医院是教学医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有专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住院医生的基本技术水平很高,接受的都是最新的科技和技术,住院医生进步很快。只是轮转太快,我所在的妇科肿瘤中心每月一换。
        总之,医院是一个好医院,技术上和我们各有长短。纽约还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城市,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点。我希望能尽快融入,完成我的学习任务。
    (作者:妇瘤科 唐郢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