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24年第二十九期核医学新技术推介会
为提升基层医院在核医学领域的诊疗水平和应用能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普及核医学知识,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2024年12月24日下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联合开展了第二十九期核医学新技术推介会,也是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的肿瘤专科能力建设专项工程第四期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会议由陈家桥医院副院长万平华主持,专职副书记景雪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讲座与交流活动,我院核医学科陈晓良主任、张倩护士长及团队成员一同出席。
讲座开始,首先,由陈家桥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龚娟深入阐述了《18F-FDG 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使大家对PET/CT在淋巴瘤精准诊疗中的价值有更清晰的认识。
接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治医师杨媛媛将视角聚焦于心脏领域,以《SPECT 心肌灌注显像原理、方法及图像分析》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SPECT技术的成像原理、心肌灌注显像的操作步骤及图像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病例,展示了SPE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独特价值。
随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护士长张倩则从护理管理与辐射防护的角度出发,围绕《核护健康,核你同行—核医学科全流程护理管理与辐射防护》进行了讲解,阐述了核医学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科普了核医学的安全性和辐射防护的方法,强调了从患者预约、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到检查后随访的全流程管理,强调了核医学检查的安全性和对周围人员的低微影响。
最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晓良教授以《核医学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为题,详细介绍了核医学作为分子影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诊断、心血管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核医学的SPECT/CT、PET/CT、PET/MR在精准诊疗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肿瘤的辅助分期、疗效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全面梳理了核医学在各个领域的临床应用及案例分析。
讲座结束,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院长郑晓东总结讲话,本次交流讲座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再次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晓良教授及团队的到来表示感谢。郑晓东院长表示,核医学是从分子及细胞水平提早提示生物信息的一门重要学科,无论是在肿瘤还是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双方还就核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活动加强了陈家桥医院与我院核医学科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也进一步推动了核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与发展。我院核医学科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精神,加强院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核医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重庆及西部地区的肿瘤防治作出应有的贡献。